继续细说节能管理问题。在了解到中国的电气节能不容乐观的现状后,再来看一看中国节能管理的方法和问题。
目前来看,主要存在着四大突出问题。
一、不了解管理对象能耗状况:人们拥有节约管理的概念,但只是仅仅停留于总的表面上,对单位面积、人均能耗量量化缺乏概念;对各种设备系统的量化,如热水器、空调、电灯动力设备等分项能耗量缺乏认识;大多数的BA系统(楼宇设备自控系统)能源管理功能较简单薄弱,且控制功能作用小,在房地产市场上性能不稳定,导致某些公共建筑在使用上的复杂性。
二、建筑能源管理人才匮乏:物业,长期做低技术劳动力的密集型产业,物业管理一直处于一种不受重视,地位低下的行业劣性状态。且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里,设施管理属于总务或行政部门,在“官本位”的行列中地位低下。在银行、医院等,设施管理更是“少数派”行业专业,边缘化严重。不鼓励创新的管理机制,罚多奖少,且能源费用的高低与运行管理者无关,但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并不能从节能中获益。
三、设计先天不足:粗略估算电荷,设备选型偏大;注重表面,“面子工程”,专业之间缺乏协调,作为建筑难以做到精心为设备设计,多为设备将就建筑,未经过精心调试的建筑也是其问题所在,管理的要求考虑较高
四、缺乏科学的能耗指标和评价标准,公共建筑设施服务,单一能耗的限额指标(EUI)并不能客观的反应处服务质量的高低,以及能耗的基准线指标界定不清,节能一定低碳,但低碳不一定节能也成为了惯病,节能率,GDP的能耗对生产性能耗有效性与评价不成熟。
上述问题表明能效管理要以人为本,满足人对能耗的基本要求,对能源服务做好量化服务意见建议,通过智能节能管理系统实现节能省力,不仅仅是对优质管理认可,更是高效节能的肯定。